逝去的熱情 – 一位工程師的網誌

逝去的熱情
這個網誌的主人其實是一名工程師
我大致上看了一下他的文章(文章很少,現在好像也沒在加了..)
大多是寫他在職場上與生活上的心情、感覺
我覺得他的文章值得讓想成為工程師的朋友們看一看
他的文章透露出許多工程師的內心感受
我曾經在一個技術性論壇上看過一句話

『Call 工程師之前,請先想想他的家人』

這句,讓我充滿著感傷
因為許許多多的工程師,不管是頂尖的還是基層的
他們一值都是被呼來喚去的那群人
似乎沒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
沉重的工作壓力
就算金錢再多有什麼用呢?

這種感覺…大家去看看逝去的熱情應該就會知道了…

中正的各位也去看一看吧~ 
如果你成為了一位頂尖的工程師
也不要成為一位被人呼來喚去的工程師
你,要做你自己的主人!

PS:
去找公司應徵工作的時候,
一定要把那間的福利搞清楚!
否則吃虧的是你自己!

追逐

人的一生

似乎一直在追逐

追逐  理想、夢想

追逐  所愛

追逐  每樣想擁有的一切

然而

時間總是會用完  總是會消逝

總有些東西無法獲得及擁有

總有些東西會隨時間消逝

但還是有些東西是亙古流傳  永不毀滅

但  “它”  是真實的存在  存在於世上每個人的心中

不管好人、壞人  甚至動物  都擁有

而且已經存在數億年  甚至更久

它  是一種抽象的  言語無法詮釋  

那是一種  無法形容的感覺

但它  需要一種符號

才能完整表達它的意思

英文是 “LOVE”  中文則是  “愛”

颱風?! 氣候異常?!

都11月了還有颱風….
剛剛在YAHOO新聞逛到一篇颱風的消息(首頁就有了阿..)
其中一個還會直撲台灣而來…
我記得今年來的颱風不只強的可以
還接二連三的來….
雖然說放颱風假是很高興啦
不過都是在週休二日來…(就是不高興這一點啦~!)

可是
說真的
最近許多氣候異常的現象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明顯
不只颱風數量變多
而且強度也是越來越強
一個星期內就可以發展成強烈颱風
暴風半徑也都是大的嚇人(一顆就可以把台灣通吃了…)
學者們也說:
全球氣候正在變遷
颱風、颶風的強度及大小都會比以往來的可怕
冬天與夏天的差異將會日漸擴大(冬天很冷、夏天很熱)或是減小(這是針對赤道附近的國家,沒有季節之分)
雨季與旱季將會越來越集中在某些月份…

看起來
地球正在對我們這些人類做制裁的行動
畢竟人類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已經失去原有的生態平衡
既然”疾病”這項攻擊對人類似乎已宣告無效
但是地球另一項制裁”氣候”一定對人類有效
因為我們到目前為止仍然不能對氣候有所控制!!(原來地球也是很聰明的^^)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確定會發生了
我們現在所做的環境保護只是在拖延他發生的時間而已
不過
能做多少算多少
因為那些動作多多少少也能減少一些破壞力阿
所以
大家一起為我們的未來加油!

永恆

 永恆

     或許只是一種言語

           或許只是一個表面

                要實現它

                     總比說出來還困難

 
                                                      By 銀夜 2006.12.13

紅線

 這一天

是戲劇性的一天

讓我的夢想成真

我真的,真的,真的…
 

可以陪在你身邊了!

月老 將一條線拿給了她

紅線 她將一段繫在自己的小指

而另一端 正在尋找 另一個 尾巴

月老 也把一條線拿給了我

紅線 我將它繫在自己的小指

而另一端 也正尋找 另一個 尾巴

這天 她那紅線的一端與我這條紅線的另一端 碰面了

忽然 發現妳和我 彼此中意 心投意合

從此 月老的冊子 就多了一對

就是    你和我               

By 銀夜 2006.11.1

某位老師說的一段話…

今天聽到某位老師說的一段話:

(某一節課發考卷下來檢討….)

「來,同學們我們來檢討一下這張考卷」
「先來看這一題,這題,基本上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白癡題!」
「錯的同學舉手來看看」

(有10ㄍ以內吧….)
接下來她說的真是非常氣人!

「沒有錯的人阿,表示你們不是白癡,沒有被騙」
(以上語句若有誤,請我的同學說一聲喔)

這段,是我最不滿意的地方,我差點就想要嗆她:「那你的意思是說那些錯的都是白癡?」(當然是忍下來了…)

哪有老師這樣當的阿…(還是一名國文老師…)
對學生說這種帶有諷刺的語句
如果…
那些學生受到她的這般打擊

她/他還會想繼續學下去嗎?
可能就此放棄了…
因為他的內心深處這樣說著…我是一個白癡…
唉….只能感嘆…老師說話的技巧也不是很好…
就連一些重點補充的語句,他標點符號都不點….這樣還能當國文老師?!  唉…(搖頭嘆氣中…)

讀書 補習 升國立大學 這真的是你所要的人生?!

       在台灣,非常多的家長認為”唯有升學!才是真理;唯有讀書!才算才子;唯有國立名校!才能成名!”,就因為這種觀念,所以家長們都砸下重金讓他的孩子去補習(與其說讓,我覺得說”逼迫”好像比較府和小孩的想法),為的就是讓他能讀好的學校、能跟上其他人的腳步甚至超越別人,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是為了孩子嗎?這些家長有去問過孩子的想法嗎?有去傾聽過孩子們的心聲嗎? 很顯然的,答案依定是否定的!因為哪個孩子喜歡一整天都被綁在有老師的地方呢?而且還是被強迫的(自願的當然沒話說),雖然補習可以讓孩子們超前進度,讓他的成績更漂亮!不過,卻產生一種反效果 – 依賴性!依賴什麼? 依賴補習班!

       如果孩子產生這種”後遺症”的話,那他在學校就有可能不會專心聽老師講,因為他認為”上課沒聽到,我去補習班聽就好啦”或者”反正補習班都教過了,我也不用聽了”…等諸如此類的想法,就有可能使他不會去”自我學習”。或許你會說”不會自我學習有甚麼關係?我聽老師說的就好了…”,ㄟ~這樣你久錯囉! 自我學習是可以激發自己的思考能力,以及更深入的探討問題的根本,甚至發現新的理論也說不定!但是在台灣….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沒有補習卻能上大家心中的”國立名校”!(有,有是少數名族…)

       “咦?你前面不是有說”唯有國立名校!才能成名!”這種觀念是錯的嗎?但是你在第二段卻出現了”國立名校”這種字眼,這是為什麼?”  或許你會想那麼說,但是在台灣你有看過哪一間私立學校的資源比的上國立的?哪一間的師資比的上國立的?哪一間的學雜費是比國立的還便宜?  答案是沒有(嗎?)! 因為”國立”早已深植在台灣人的心中,就連政府也看好國立(外國的國立學校都是爛到不行,台灣正好相反),當然補助與經費會比較多囉!

       可是….真的沒有好的私立學校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現在的私立學校也不是每間都差到不行(像是正修、南台…),許多私立學校的素質已經比以往來的好(當然,政府也有提供經費,還有為了招攬學生…),許許多多的資源已經越來越有水準,甚至可媲美國立學校的設備了!  可是….學費呢? 家長們一看到長長的一行數字就快要暈倒了… 不過,現今許多私立學校提出一些方案,那就是以你的成績來減免學雜費!或許能夠將”唯讀國立最好!”轉變成”國立、私立一樣好!”的想法吧!
(感謝 Don’t agre 的意見,讓我能夠以另一種想法、另一種思考方式再寫出這一段來,謝謝你改變了我的想法!謝謝!070927)

我從8點30分開始打這篇 現在已經10:30分了,來去睡覺,明天還有課要上呢!  各位晚安囉~   070920

天氣冷了

 所有的  所有的
   
     物品都被冷卻了…

         唯有

             唯有我對你的愛永不冷卻 !

                                                             By 銀夜 2006.12.16

台灣的熱島效應

       老台北人可能感覺到,近年來夏季午後雷雨日趨頻繁,或許有人認為是天公不作美;不過根據一份研究指出,過去45年來,台北地區受到「熱島效應」顯著增溫的影響,雷雨發生次數增加了70%,夏季雨量更遽增了80%!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教授陳慶昌、與中央大學大氣系教授嚴明鉦的研究團隊,分析氣象局(新聞、網站)、水利局等單位,從1960年以來的降雨、地面溫度等資料發現,大台北地區在夏季的5到9月,早上艷陽高照、午後突然下起大雷雨、雨後又放晴的天數,從9天增加為15天。每天雨量也從以前的3毫米增加為將近6毫米,午後雷雨的次數及雨量增加的趨勢相當明顯。

       雷雨日趨頻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氣溫飆升。陳慶昌表示,台北地區中午的平均氣溫約33度,45年來,上升了1.5度,凌晨5點的氣度則是25度,增加了2.5度;不過緯度與台北相近彭佳嶼,凌晨溫度相同,但中午的氣溫29度,只微微增加0.3度。

       陳慶昌說,大台北人口密度高,過去45年,人口增長四倍,達到440萬人,加車輛排出廢氣,讓氣溫節節升高。同時,大台北地區建地面積增加三倍,從資源衛星的影像勘查,1970年代,台北盆地還有一半空地,而今台北所有平地與多數平緩山坡地,都密密麻麻佈滿建築物。這麼快速的都市發展,對氣候造成衝擊。

       陳慶昌說,台北盆地被北側大屯山、西南方林口台地及東邊的雪山山脈包圍,淡水河與基隆河的出口,形成兩個「通風口」。

       一旦地面溫度升高,導引海風進入台北盆地,隨後於近午時分交會在木柵景美一帶,最後潮濕水氣爬上山坡地,形成對流雲雨,蓋滿建物的山坡地更會加強這種上升氣流。報告也發現,除了山坡地容易下午後雷雨,南方有山坡地的板橋,也是台北午後雷雨最明顯的地區。

       此外,建築密佈的台北市區氣溫,永遠高於市郊與周圍丘陵,在中午更是明顯,因而產生「熱島效應」,加速對流現象。

       這份研究報告從科學角度出發,解釋台北獨特的夏季午後雷雨現象,找出了原因,因而受到國際間高度矚目,即將發表於美國氣象期刊。

何謂熱島效應?

(一) 何謂熱島(heat island)

1.都市內部的氣溫比四周郊區高,在氣溫的空間分佈上,市區高溫宛如一個熱島,矗立在四
   周鄉間較涼的海洋中。

2.都市地區其等溫線排列,由都市中心向四周鄉村遞減,很像一個海島的地形圖。因此稱都
   市中心較熱的地方為「熱島」

(二)都市熱島效應(heat island effect)

都市中心地區氣溫較高的現象。

1.影響都市熱島的因數:

氣候因數:濕度、大氣微粒、霧與能見度、輻射、風、降水
人工環境如建築物吸收較多太陽輻射,建築之間,建築物與地面之間多次的反射與吸
收,釋放大量人為熱,空氣污染吸收地面輻射。

2.都市熱島的影響:

高緯度地區—減少暖氣消耗
低偉度地區—夏天更炎熱

1.都市熱島效應產生的原因及因素:

都市內密集的建築、各種人工環境吸收較多的太陽輻射、深色屋頂、牆壁、地面,參差不齊的建築之間、建物與地面之間多次的反射與吸收,此外都市每天釋放大量人為熱,如使用空調、汽機車排放熱量,嚴重的空氣污染,這些污染物質善於吸收地面輻射,這些都是形成都市熱島的原因。

2.不同地區對熱島效應的不同因應措施

北歐高緯度地區,都市熱島效應對都市較為有利,但若台灣地區都市熱島會
造成夏天更為炎熱 

轉自 BST 藍色科技

熱帶朝南北緯各延伸一度!?

26年內擴張225公里!

      刊登在二十六日(2006/05/26)出版的「科學」期刊上的最新氣象研究報告指出,地球的熱帶地區在過去26年間已向南北兩級擴張了225公里,在本世紀內可能還會持續擴張

      雖然科學家還不清楚,熱帶擴張的原因到底為何,可能是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遷,甚至可能是因為南北極的臭氧破洞

但撰寫報告的氣象學家說,熱帶擴張已帶來嚴重衝擊,乾燥地區的北移造成了近年來出現再亞熱帶地區的天氣異常,台灣就屬亞熱帶地區,不知各位有沒有覺得,最近的天氣好像比以往來的更奇怪,例如現在是七月了,以前的這個時候氣溫很少衝破32~33度以上,現在卻都衝到34、35了(筆者認為),再例如:美國西南部及歐洲地中海盆地等區的乾旱及降雨量減少。同時間,溫帶地區的平均溫度也在這26年間上升了攝氏0.83度(別看好像上升的很少,其實是很嚴重的)。大氣學家說,若擴張趨勢不變,非洲撒哈拉沙漠等乾旱地區會更往極區靠近,「移動幅度可能達幾百公里」。

另有一說—–擴及南北緯30度

一般地理學所定義的的「熱帶」,是夾在南北偉23.5度回規線的區域。但是,在分析了1979年到2005年的衛星遙測資料後,參與這次報告的氣象學家表示,熱帶已經擴張了緯度兩度—大約是225公里。更多的氣象學家甚至認定,熱帶已經延伸到南北緯30度附近

熱帶環流數據—–同樣顯示擴張!

除了遙測資料,報告同時引用大氣環流觀測資料及氣象觀測氣球的數據,證明熱帶的確有擴張的現象。報告指出,南北半球各有兩個環流系統,一個靠近極地、一個靠近赤道,兩個環流的交會處就是熱帶區域的南北界;在過去26年間,南北半球的熱帶環流系統已經分別向極地一動了緯度一度—也就是110公里,「這個現象有同樣出現於氣象觀測氣球的資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