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

上大四之後,做事情要開始變得更為細膩,想的要更遠更多。

規劃是在做每件事情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之一,不管是簡單的還是繁雜的,有規劃就有希望以及步調。

不過現在的我又處於一種沒什麼動力的狀態,所以我跑去打LOL,從銅牌爬上銀牌,現在目標更釋放到金牌去,對於該做的、應該做的事情實在是提不起勁去做。

帶團隊還是常帶到沒力、沒勁,式我不適合帶團還式合伙人觀念跟我有太大的出入?

以前的我認為不需要管理,但在經過一些事情之後,我卻希望要有一個更有制度的管理模式,否則想做的事情永遠無法做完,也永遠無法去逐步實現與完成。

好希望好希望現在的團隊能夠一起找到合適的團隊經營方式。

程式設計師

眼前密密麻麻的文字,一串串的英文與各式符號充斥



洽洽洽喀洽



敲擊著的不是方塊,是夢想實現的可能

一行,一字

帶著我們自豪的想像



我們

走在時代的前方,走在藝術的後方

走在人們的想像之上,走在現實與虛擬之間



洽洽洽喀洽



我們

是夢想的實現者

是未來的創造者

是時代的魔術師



洽洽洽喀洽

年輕一代的我們

民主是由全體人民共同創造出來的,不是由政府來領頭創造,因此我們必須更積極地參與及關心國家的每件事物與決策。我們的上一代,即目前掌握社會絕大多數資源的那些人享受過了榮華富貴、經濟飛昂的時代,卻忘了思考如何永續經營與發展,後遺症在現今社會中逐漸浮現。

他們不懂得反省,不懂得向更遠的未來看。他們在意的是眼前的利益與所得,他們在意的是如何從這個土地上的每個人的口袋中拿取更多的鈔票。他們不在意文化水平低落,不在意教育內容,不在意他們賺取更多鈔票的同時所製造的負面的社會成本,不在意這個國家的未來

但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是時代背景造成他們這樣的作法。

年輕一代的我們,不該老是埋怨著上一代留下來或製造出的問題,我們應該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縱使我們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我們擁有許久之前民主運動所創造的自由 – 雖然這似乎正被偷竊。但我們仍然能夠透過許多方式去影響這個地方的人們。

國家的未來,正逐漸的被我們這些年輕一代的人們所掌握。我們不是草莓族、果凍族…或什麼軟綿綿的族群,我們有著夢想,我們熱愛這個土地,我們願意為了更長遠的將來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 只要上一代的人們不要仗著你們資歷老,就來驅趕與批評我們的想法

真正愛這個土地與國家的,不是政客、大企業家,是你我這些準備接下台灣主要生產力與管理階層的七八年級生。

我們,不該繼續討論 22K ,而該討論的是,如何改變這些我們認為不滿意的現況。

對於夢想這件事

對於夢想,我一直沒有忘記,也一直知道我缺乏動力。

偶爾翻翻以前寫在部落格上的文章,會發現同樣的問題不斷的出現,雖然寫著鼓舞自己的話語,卻還是如此的沒長進,那問題點到底在哪裡?

我不知道,也許我知道,只是我不想去相信。逃避嗎? 不,我深信我自己有強大的能力能夠做好一切我想要做的事情。現在的我跟以前不同了,再過個幾年就要離開舒適圈,踏入真正攸關生存的社會戰場,我若不在這一年真正的改變點什麼,我的夢想實現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低。而這是我所不希望的。

這個暑假,我又再一次的想要做點什麼,這次與幾位朋友一同開發一個我們覺得很有用處的系統,至於是什麼,我就先賣點關子,待正式發表後再與各位分享。這次的開發,不管成功與否,我想將會在我的人生經歷上多添增一筆有趣的紀錄。

同時,我也在研發另一個構想中的裝置,這項裝置未來發表的模式或許會利用展覽的形式對外公開而不透過任何比賽,因為比賽始終無法獲獎加上一些事情的影響,這讓我們對於比賽有了不同的看法。

兩批人馬,同時進行不同的專案,我想這算是一種真正的挑戰吧? 而且不同以往的是,這次的我們有了更多的經驗以及知識基礎,我想最快年底就能見到完成品了。

放下與赦免

做人,不是那個做,是作為一個人,除了算計心計與競爭之外,理應保有一些理性與冷靜。在這世上,不如意的事情太多,想要一一計較與抱怨的也不少,但這不該是我們想要的人生方向。

人生有起有落,懂得放下與赦免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經典三月,謝謝台灣代表隊。

謝謝中華隊,謝謝你們帶來的經典三月。

謝謝,真的謝謝你們。

就算我現在看著的螢幕是糊糊的,我還是要坐在電腦前面,感謝你們今年的演出。

我相信這只是一個傳奇的開始,古人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些中華隊都體驗到了。而這次打進前八強其實已經是一種奇蹟,在第一駔遭遇戰中又與日本纏鬥成那樣,最後卻輸掉了。我相信你們的心中的陰影絕對比我們這些球迷們還要來得更深更深,受的傷也遠比我們重。

夠了,停止那些漫罵,那些無意義的鬥爭吧。我們要團結一心,要讓世界看到台灣是不可或缺的一塊島嶼,要讓世界永遠記得,台灣這個名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

謝謝,辛苦你們了。

回家吧,好好休息,好好的再訓練,下次一定要打進前四強。讓我們一起拍一部真實的電影故事。

再一次的,謝謝你們。

打到這,眼角的淚已成痕。這次的比賽讓我找到失去有點久的勁,也讓我學到很多。

謝謝,中華隊。

經典賽的四強缺了創造歷史的台灣,但未來還很長,我相信有一天,我們能看到台灣與日本在同一個球場上出演世紀對決,拼的不是前往決賽的入場券,而是冠亞軍的稱號。

再見,東京。

再見,舊金山。

四年後,我們會再相遇。

中華隊,加油!

別吃核四大餅,了把前用在建立夠好的棒強制度吧!有好的棒球制度代表有好的球員與比賽內容;有好的比賽內容,就會有觀眾買票入場;有觀眾買票入場,球隊與贊助企業就會有好的收入;有了好的收入,就難以再現假球事件…然後就是好的循環。

台灣的環境不如人,但台灣的民族性,那「種愛拼才會贏」的民族性,絕對會讓國際在一次的看到台灣,在一次的認為,台灣不該是中國的,台灣是如此的獨特,如此的閃耀。

台灣人民,真的要謝謝這屆堪稱近年史上最強的、最有內容的中華隊陣營,讓中華民國國旗飄揚在世界的許多角落,讓世界,認識台灣。

然後,今天一定要贏啊!!

 

在還沒到美國前,不許你們回來台灣!

東方藝術。

這學期我修了一門課,叫做東方藝術導覽。人很多,但上課的人看起來不多,每次老師上課的時候老是看著我,就像只對我授課一樣(我坐在第三排中間)。我想,這可能是因為上課時只有我比較常抬起頭看著她講課吧? 哈哈!

這堂課其實收穫良多,雖然老師講的內容不是很容易抓到重點,問的問題又都是申論題,這使得我不得不懷疑這堂課其實是用來幫助她寫好論文的一堂課。

而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我學到了什麼。

東方藝術之於西方藝術,在於其內涵以及歷史的淵源。於講義中的,東方美學的現代生命,這篇文章中解釋了很多事情,但同時也與當代藝術有所衝突,甚至也與「東方」的這個定義有所衝突。其實,東方藝術沒辦法以一個地方來完整的描述,相較於西方藝術幾乎照著歷史軌跡的發展,東方藝術則是近乎個別獨立的發展,縱使在歷史上曾經有所交集,但最終結果卻是完全不同的。

那,東方,到底是什麼樣的東方? 我想我們都因為西方式的教育,使我們認為東方是一種傳統的、寧靜的、禪意的、悠遠的地方,它似乎就是代表著中亞洲、中國、日本等地的名詞。而這是真的嗎? 我想不是。有人說,這些都是在「媚洋」,只是為了票房而做的藝術活動,不能夠稱為真正的藝術。

藝術是什麼?

藝術應該是一個能夠描述現今這個時刻的一種活動,它可能不具價值,但卻充分的表達了它存在的價值,例如,你現在用的電腦,在數千年後它可能是一個極具價值的藝術品。但有時藝術只是一種感受,它可能並不美,卻讓你充分的感受到藝術家所想表達的情感,雖然你有可能看不懂。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上這堂課可能需要有點藝術知識的底子,以及可能還需要一位學藝術的老爸才有辦法懂得我在講什麼吧? 哈哈。

你覺得呢? 你覺得東方藝術是什麼樣子的呢? 是那古老的意象,還是受西方文化侵略的現在?

21年。

21年來,我的肉身與精神跟著這個世界起起伏伏。回望曾經走過的路,都是成就現在這個我的必須路程。

無論未來的樣貌是美麗還是地獄,我與這個世界都只能向前邁進,無法回頭,只能藉著過去的失誤,校正邁向夢想的誤差值。

21年了,我的父母伴我成長至今也有21年了。感謝他們的愛與支持,讓我直到今日能夠輕鬆與快了的學習,並且給予我許多的選擇權與自由權,讓我可以自己決定我未來的走向。也感謝這十多年來教過我的所有師長,有你們,我腦中才有今日的知識。當然,我自己研究的占大多數就是了,哈哈!

嘿,10年前的我,真想回到那個純真的小時候。看著喜愛的書籍,做著當科學家的白日夢的小時候。我想回到那時跟你說:「雖然你以後不會成為超厲害的自然科學家,但是你卻在另一個領域逐漸的綻放光芒喔!」

嘿,4年前的我。還記得你寫給10年後的自己的那篇作文嗎?那時候你異想天開的把自己幻想成10年後的自己寫了一封信給你,而那封信我到今天還留著,時時提醒自己,那個偉大的夢想還沒完全實現。

期待現在的自己,在今年可以完成至少一半以上的願望。也希望台灣在今年可以開始有些覺醒以及嘗試挑戰未來的改變,更希望的是,未來的世界可以更和平、更加的充滿希望與未來,而不是死亡陰影壟罩的恐怖跡象。

最重要的是,希望今年可以遇見我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人。

大學氾濫,價值下降 你還期待什麼樣的未來?

【天擇!墾丁的蒼蠅、台灣的年輕人】

台灣的大學錄取率早早突破九成,但卻造就了一群不適合念大學的年輕人,虛度四年青春的生命、耗損國家社會的資源、浪費父母親的血汗錢,過程中,這群年輕人非但對社會無貢獻度,反而培養出毫無競爭力的能力與態度。

論述這奇怪的現象!起因於我這學期看到一堆年輕人繳了學費,卻不來教室上課。如我所授課的課程中,選課學生60人,會來上課只有20個人,其他40位幾乎從未出現,而來上課的20位學生,有2/3在點完名後,立即整理桌面,鋪上外套,開始睡覺。

這個現象,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為台灣的社會每年耗損幾千億,在做這樣的事情,而這幾千億,就只為印出一張張沒有用的大學文憑。我實在很好奇這樣的情形,昨日(11/29)我在學校中,詢問其他的專任老師,這群學生沒來上課,你們怎麼給成績,得到的回答是:「小老弟,就算要當掉他們,也千萬不要給0分,至少要給50分,這樣學生的學期平均成績才不會太難看,當然教這些學生,也會澆熄老師們對教育工作的熱忱,但你若要在這裡工作,就要習慣、適應這樣的情形。」

這些回答,無法滿足我,因為我實在非常好奇沒來上課的學生如何得到成績。我再問其他的學生這個問題,學生說:「考試沒來考、或不及格,只要跟老師說一聲,就可以補考、再補考,考到及格為止,或補繳報告……」

看到教室中倒頭就睡的學生,還有一大堆從未出現的學生,這讓我想起陳玉峰老師講過的一個故事,以前陳老師在墾丁國家公園服務,當時這個地區有許多農家用雞糞施肥,以致蒼蠅滿天飛,密度極高,陳老師當時用腳向地上的一群蒼蠅一踩,居然也會踩死二、三隻,他說這是因為在這裡的蒼蠅沒有「對手(天敵)」,以致笨笨的就可以活,如果在台北市,一隻蒼蠅要活下來,它必須時時刻刻非常謹慎、小心、動作迅速…,不然一不小心就會死在蒼蠅拍之下。

這個故事,陳老師在隱喻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國家的政策,讓大部分的年輕人培養成如同笨笨的蒼蠅一樣,這群笨笨的蒼蠅中,還是有「精明」的,但這需要經過災難的考驗,即天擇!才會出現。

可預見的,未來台灣許多的年經人,在時代的巨輪下,將會歷經慘痛的過程,最後才會留下適存者。
悲痛!為何一個國家的教育淪落至如此?

此時此刻,我僅能期待在未來的大災難後,台灣的教育,能徹底反省,引導每個人的特質、興趣…,讓每個人在社會中,能扮演適當的角色,貢獻社會。

後記:

我擔心的有二:1.台灣社會每年耗損上千億,長久下來「元氣大傷」、2.台灣的年輕人形成「靠爸族、靠媽族」,毫無能力。
我還擔心一件事,因為我觀察許多學校都有中國學生(圖中此班級亦有中國學生),我認為這些中國學生比我還詳細地記錄這些現象,回報中國政府。

來源

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而這個問題也注意過,甚至還跟老師討論過這種現象。事實上,老師的態度也決定了往後高等教育的發展。而這個問題不是只有學生,是整個社會從上到下所需要一起承擔及一起想出解決辦法的,因為這是社會的共業。

但是也有不少學生擁有自己的想法,看看那群走上街頭,為了自由,為了將來的人們,不正是這篇所說的學生嗎?

學生不是都這樣的,仍然有許多好的學生在各個地方奮鬥著。但我覺得我必須強調,這樣的情況是整個台灣社會所造成的現象。

父母長輩要求的、師長慫恿的、媒體報導的以及政府的政策。現今這類的學生不就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的?

學生之所以會這樣,我相信各有各的理由。

想想看,以前國高中時代,師長跟你說的是什麼?

不外乎是:「上了好的高中(大學),你會更輕鬆。」、「現在要好好努力念書,未來才能出人頭地。」、「你一定要唸好的大學!」、「不要弄社團,好好的念書啊!」、「不要玩。」、「進好的學校,以後你才會有好的出路。」…等等之類的話語。這些話語都會或輕或重都會影響到學生對於未來看法,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學生發現,上了好的高中、大學後,並沒有如師長說的那樣美好,還是反覆地活在以往的地獄中,考試報告什麼的樣樣來。高中以前寫慣了ABCD,大學則是沒有選項的問答題、看起來很多字的報告。

問各位,假設你以前就被師長洗腦成「上了好的大學就能夠輕鬆過日子了」的話,等你真正上了,發現不如預期時,你會怎麼辦?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會如這篇文中所述說的一樣,因為失望,因為茫然,所以選擇了逃避。

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因為家境問題,想藉由這個升學的方式來改善自己的環境。可是在這個大學文憑幾乎變成了廢紙的今天,你還認為大學真的是你該去的嗎?有沒有評估過,你上大學所花的錢在未來十年內能不能回本或甚至超越這筆花費呢?如果你覺得會,那麼請;如果不會,奉勸你,就盡情的進入職場,創造屬於你真正的價值與機會吧!

學歷決定不了一切,證照未來也只會氾濫。只有去實戰,才能讓更多人看見你。